9月28日,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創立一周年之際,在京組織召開“十四五”發展規劃研究專家座談會。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學者重點聚焦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農再的定位和主責主業、約定分保機制試點、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基金、農業再保險創新發展等開展研討交流,共同為中國農再中長期發展把關定向、出謀劃策。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保險工作。在中央農辦、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等中央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指導支持下,中國農再全面領會黨中央設立中國農再的戰略意圖,貫徹落實國務院批復方案精神,準確把握職責定位,遵循“質量第一、做好風控、服務三農”基本方針,順利完成了批籌、創立和開業三大硬任務,開啟實質性運營發展新階段。今年以來,中國農再以黨建工作為統領,扎實開好局起好步,全面推進開業首年各項重點任務,積極發揮農業大災風險分散機制的基礎和核心作用,穩步開展再保險業務和資金運用,加快推進信息系統建設,及時啟動核保理賠應對特大災情,強化合規管理風險防控,探索搭建政策研究咨詢智庫,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目前,中國農再已完成與35家農險經營機構的再保險標準協議簽署工作,預計全年保費收入約190億元,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約1萬億元,在銀保監會2021年度一、二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中均獲評A級,正在逐步發揮中國農業再保險市場主渠道及服務引領行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公司運行總體呈現穩中向好態勢,服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效正在顯現。
專家介紹,全球著名評級機構貝氏評級(A.M.Best)在其近期發布的年度《全球再保險行業展望報告》中,詳細闡釋了中國農再的成立背景、職能使命以及對中國農險市場及中國再保險市場的影響等,認為中國農再的成立對世界第二大再保險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保證了農業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給中國農險市場帶來了變革。貝氏評級認為,農業保險約定分保的方式給中國農險市場帶來了諸多好處,通過約定分保的方式,能夠使業務組合在地理分布與產品種類上更加多樣化,形成分散效應,對沖風險,從而有效應對農險大災風險。同時,約定分保的無差別性有效消除了直保公司逆向選擇的可能性,避免了信息不對稱產生的道德風險。
專家認為,中國農再創立一年來,領導班子堅強有力,帶領全體干部員工艱苦奮斗,克服了起步期面臨的重重困難,公司主體業務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約定分保信息系統建設積極穩步推進,數據和經驗快速積累,農業保險政策研究儲備職能有序落地,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國家糧食安全形成支撐保障,整體實現了穩健起步和良好開局。
專家指出,隨著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增多,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擴大,農業保險本身的風險積聚,“十四五”時期,中國農再需要在實踐中成長和發展,進一步聚焦“建立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核心職能,把握農業保險改革發展大勢,統籌處理好與政府及部門的關系、與市場及農險經營機構的關系,處理好當前與長遠、風險防控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穩定完善農業保險運行機制和再保險運行模式,深入研究國家層面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基金設立方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服務三農,以更加精細、科學、專業的服務和技術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充分整合行業資源,服務健全農業再保險制度,提高農業大災風險應對能力,有效保護農業生產和農民利益,為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
會上,中國農再介紹了公司“十四五”規劃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未來一個時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和指導思想,圍繞職責使命和“政府支持、市場運作、協同推進、保本微利”原則,提出到2035年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再保險公司及全球領先的風險管理機構”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發揮我國農業再保險市場主渠道作用的階段性目標,謀劃了農業再保險業務、大災基金、農業保險信息共享、承接支農惠農政策四個政策性職能和科技創新、資金運用、風險管控和人才建設四方面基礎性工作共8項重要戰略舉措,并從政治、組織、機制、文化、執行等五方面做出實施保障安排。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袁純清,中央農辦秘書局副局長吳曉佳,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董德剛,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副司長王衍,銀保監會財險部副主任王思渺,和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庹國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張峭,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院長助理王國軍,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農村保險研究中心主任楊汭華等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中國農再黨委書記、董事長趙陽主持,中國農再領導班子和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來源:中國農網)